紅旗的“新長征”
作者:
AO記者 陳秀娟
2025-04-01 21:10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技術革命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汽車正成為重塑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核心力量。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120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占全球總產量的65%。這不僅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從“跟隨者”向“引領者”的跨越,更預示著全球汽車產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比亞迪、特斯拉等頭部企業加速技術迭代,新勢力品牌以用戶運營搶占市場,而傳統車企則面臨電動化、智能化的雙重轉型壓力。
在此背景下,一汽紅旗以“AI 平權” 戰略為支點,試圖在這場變革中開辟一條獨特路徑 ——通過技術普惠與生態協同,實現品牌價值的躍遷,完成一場智電時代的“新長征”。
3月31日,北京首都國際會議中心,紅旗品牌以“智能見真章,安全有底線”為主題的體驗日活動,展示了其在智能駕駛、座艙交互、新能源技術上的最新成果。天工06開啟預售、司南智駕系統的全場景覆蓋、靈犀座艙的AI進化,以及“AI平權”理念的提出,無不透露出這家擁有近70年歷史的“國車”品牌,正在以激進的技術投入與市場策略,試圖在智能電動化浪潮中突圍。
打破高價壁壘的“中國式解法”
高階智能駕駛領域長期陷入“硬件軍備競賽”的怪圈。激光雷達、高算力芯片、超高清攝像頭堆砌出高昂成本。特斯拉FSD選裝價6.4萬元、小鵬XNGP全系車型差價超5萬元,技術普惠始終難破僵局。而紅旗此次提出的“AI平權”戰略,直擊這一痛點。
通過端到端大模型與蒸餾剪枝技術,紅旗實現了高低配車型共享同一算法底座。以司南智駕系統為例,低配車型(如司南100)雖未搭載激光雷達,卻能通過輕量化模型保留高階車型97%的決策能力,城市NOA、全場景泊車等核心功能得以全系標配。這種“母模型-子模型”架構,既降低了研發邊際成本,也讓天工05的起售價下探至15.98萬元,較同級競品低20%~30%。
硬件成本的同步壓縮進一步強化了這一優勢:司南智駕采用“慣導三目仿生視覺方案”,以800萬像素雙目攝像頭+長焦單目替代激光雷達,感知精度達0.05米,障礙物檢測距離150米。這一方案不僅將智駕系統成本降低約40%,更憑借“無圖城市NOA”能力規避了高精地圖的資質與更新成本。相比依賴高精地圖(每公里數據采集成本超千元)的品牌,紅旗通過視覺算法實現“全國無門檻開通”,邊際成本近乎為零。
然而,技術普惠的商業邏輯并非沒有隱憂。輕量化模型能否在暴雨、夜間等復雜場景下保持穩定性?用戶對“無激光雷達”方案的安全性質疑如何化解?這些問題將考驗紅旗的技術底氣。
某種意義上,這一戰略的本質是商業模式的革新——將智能駕駛從“奢侈品”變為“必需品”,既擴大用戶基盤,也為后續OTA服務付費埋下伏筆。若成功,紅旗或將成為首個在15萬-20萬元價格帶實現智駕規模化落地的傳統豪華品牌。
從“單兵突進”到“系統作戰”
紅旗的智能化轉型絕非孤立的技術突破,而是一場覆蓋芯片、算法、能源、制造的生態革命。正如中國一汽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亦功所言:“智能化的星辰大海,需要以全體系能力為支撐才能抵達。”紅旗,正試圖證明這條路上,“國車”基因與創新野心可以共生共榮。
紅旗智能化的核心依托是“九章智能平臺”與“天工純電平臺”兩大技術基座。在芯片領域,紅旗與地平線聯合開發“征程6”芯片,算力達200TOPS,計劃2025年實現全棧自研;算法層面,司南智駕部分代碼已向行業開源,吸引開發者共建生態;能源系統則憑借全域900V高壓架構,實現12分鐘補能500公里,電芯-30℃低溫續航保持率98%,直擊北方市場痛點。
這種“硬科技+軟生態”的雙輪驅動,讓紅旗在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排行榜中躋身前十,超越部分新勢力品牌。更深層的競爭力來自政企協同:作為“國車”代表,紅旗深度參與新能源汽車國家標準制定,牽頭4項推薦標準,并在電池安全、電磁輻射等指標上遠超國標(如電池浸水測試達120小時,超國標2倍)。這種“標準話語權”不僅鞏固了技術權威性,更在政府采購中占據先機——紅旗天工08已進入多地公務用車采購目錄。
與比亞迪“垂直整合”、蔚來“用戶運營”、小鵬“全棧自研”等模式不同,紅旗選擇了一條“技術普惠+生態開放”的中間道路。這條道路的優勢很明顯:快速整合產業鏈資源,降低試錯成本。例如,與卓馭科技共研的“慣導三目視覺系統”,從實驗室到量產僅用18個月,較行業平均周期縮短40%。
年輕化戰役的“破圈密碼”
“國車”曾是紅旗最耀眼的標簽,卻也成為其轉型的包袱。2020年之前,紅旗70%的銷量來自政府采購,用戶畫像以40歲以上男性為主。但2024年,這一結構已發生質變:25-35歲用戶占比32%,私人消費超80%。如何讓Z世代“愛上國車”?紅旗的答案是:用科技重新定義豪華。
簽約乒乓球世界冠軍孫穎莎擔任代言人,是這場年輕化戰役的關鍵落子。這位“00后”運動員在社交媒體擁有千萬粉絲,其拼搏形象與紅旗“追求卓越”的品牌精神高度契合。
娛樂化營銷也同步滲透:靈犀座艙的“KTV模式”“巨幕影院”功能,瞄準年輕家庭的出行場景;而“胡同極限泊車挑戰”“跨樓層記憶泊車實測”等活動,則以可視化數據替代參數宣傳,強化技術可信度。
此外,價格策略的調整進一步加速破圈。發布會上,天工06以18.48萬元起的預售價,直接殺入主流SUV腹地。這種“以價換量”策略短期內可提升市占率,但長期可能稀釋品牌溢價。紅旗的解法是通過技術差異化維持豪華調性:天工06搭載的“超級適時四驅系統”可在兩驅/四驅間毫秒級切換;65英寸AR-HUD、仿麂皮內飾等配置,則延續了“新中式豪華”美學。
記者手記:
在電動化轉型中,大眾、豐田等巨頭選擇“漸進式改革”,而新勢力則以激進創新搶奪話語權。紅旗的路徑獨樹一幟:五年投入1200億元研發資金,983項核心技術攻關。這種“All in”姿態的背后,是一汽集團“舉全集團之力保紅旗”的戰略決心。
從“國車”到“國民車”,從“燃油巨頭”到“智能先鋒”,紅旗的轉型之路既是中國汽車工業升級的縮影,也為傳統車企提供了寶貴經驗:技術普惠不是簡單的降價,而是通過生態重構實現價值遷移;品牌年輕化絕非營銷噱頭,而是用戶思維與產品邏輯的徹底革命。
在智能電動化的“下半場”,紅旗能否憑借“AI平權”戰略打破行業內卷,真正實現“讓豪華觸手可及”?答案或許藏在兩個細節中:此前天工05上市首日訂單破萬,以及此次孫穎莎在發布會現場那句“這車比打球更有科技感”。當“國車”開始用年輕人的語言講述技術故事,這場轉型已成功了一半。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