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車路云一體化”融合創新:5G+AI賦能人民美好出行
作者:
汽車觀察
2024-11-12 16:33
“挺有意思的,看那車自己就泊進去了,感覺科技真的在慢慢改變生活。”記者在中國一汽科技創新基地的自動泊車演示區見證的這一幕,正是吉林省長春市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根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4億輛,汽車駕駛人4.96億,顯示著經濟繁榮和生活水平提升。然而,停車設施建設滯后于汽車增長,泊位缺口超過八千萬個,城市停車難題日益凸顯,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聯通與中國一汽攜手,運用5G+AI前沿技術共同打造的“車路云一體化自主代客泊車”項目應運而生。
基于5G+AI打造的車路云一體化自主代客泊車
記者了解到,當車輛進入停車區域后,車載傳感器與場端設備開始緊密配合,采用5G+北斗定位技術,融合車輛SLAM與UWB等定位技術,車輛能夠精確識別自身位置及周圍環境,即便在復雜的室內環境中也能實現穩定定位。隨后,云端與路側端的強大計算能力迅速生成最優泊車路徑,并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給車輛。車輛則根據這些精確指令,輕松完成泊車動作。
中國一汽車路云星協同工作組主任王恒凱表示,為了給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一鍵泊車”服務,項目基于產業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重新定義了車端、場端、云端、網端功能邊界,創新性的設計了“車場云一體化”自主代客泊車系統架構。此外,針對復雜室內環境下的高精度融合定位,車場協同感知等技術難題展開深入研究,支撐了系統功能在室內室外的無縫銜接。后續,項目還將繼續構建更加完整、安全可靠的車路云一體化自主泊車服務平臺,助力車路云一體化產業早日實現在泊車場景上的商業化落地。
聯通智網科技負責智能網聯場景開發的高級技術專家溫桂進一步解釋,此次“車路云一體化自主代客泊車”項目結合了中國聯通的面向車路云一體化的網絡方案,通過5G增強UPF下沉、虛擬切片技術,保證了車-場-云之間數據傳遞的實時性和可靠性,時延控制在20ms以內。同時,聯通智網科技還建設了自主研發的5G智慧泊車服務平臺,提供了協同感知、協同定位、協同規劃、協同控制等核心功能,為用戶帶來更加優質的泊車體驗。
今年8月,長春市作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與中國聯通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其中提到,雙方依托中國聯通的車路云一體化運營平臺,融合智能駕駛與車路協同技術,構建車聯網與車路協同一體化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加速推動車路云自動駕駛產業的蓬勃發展。
中國聯通與中國一汽的緊密合作,不僅推動了長春市“車路云一體化”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構建,還促進了智能網聯汽車的廣泛應用。目前,中國聯通已在北京、蘇州、上海等地成功驗證了AVP自主泊車方案,并在長春市等試點城市進行推廣復制,力求讓智慧泊車的便利惠及更多城市居民。
長春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