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技術底色,深藍持續釋放品牌勢能
作者:
AO記者 關爾
2024-11-13 08:26
繼深藍汽車交出“僅用時27個月達成30萬輛車型交付”的成績單后,近日,捷報再度傳來:10月單月,深藍全系車型訂單達到36277輛、交付達到27862輛,深藍S05上市10天訂單超10000輛,深藍S07上市3個月訂單達到47952輛。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單月訂單超過3.6萬輛是站穩頭部第一梯隊的重要標志,由此可見,深藍高質量發展戰略已經初見成效。
訂單量暴漲對深藍而言就像是一個“甜蜜的煩惱”:“甜”的是,作為一家成立2年多的新品牌,深藍快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了腳跟;“煩”的是,供不應求的訂單對制造端提出了更高要求。幸而,深藍已經快速反應并第一時間拿出了解決方案。在前不久舉辦的深藍用戶日上,深藍汽車CEO鄧承浩承諾:增加生產班次、改善物資約束,全力以赴保交付,因超期交付造成的用戶損失深藍全額補償。
與此同時,鄧承浩強調,技術是深藍的品牌底色,在技術領域不斷突破是深藍快速發展的關鍵。未來,深藍將持續發揮在增程與智能化兩大核心技術領域的優勢,滿足全球用戶需求。
左手超級增程,直擊用戶痛點
在部分行業人士眼中,增程式是汽車社會從燃油轉向純電過程中“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一組數據足以證偽:2021~2023年,增程車型銷量增長率分別為206%、116%、173%,遠高于同期純電車型157.4%、67.5%及24.4%的增長率。這樣的趨勢一直持續到目前,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9月,國內汽車市場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11.7萬輛,在新能源汽車中占比10.4%,同比增長89.1%,增速遠超純電。
不只是市場端,在技術端,增程式也正受到越來越多權威人士的擁躉。在9月23日舉辦的2024中國新能源汽車生態伙伴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就毫不吝言他對增程式電動技術的支持與看好,并稱之為“純電混動的最終形態”,是“極為領先的技術”。
楊裕生院士對增程的力挺“一石激起千層浪”,而事實上,在去年底的一次媒體采訪中,鄧承浩也曾發表過與楊院士異曲同工的觀點:目前的電動化還是要以解決固有痛點為主,一定要原創最符合中國國情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混動便是絕佳之選。
作為長安“新汽車、新生態”戰略的承載者和“香格里拉計劃”的先發探索者,深藍成立于百年汽車行業轉入新賽道的關鍵節點,在增程技術路線上的投入長線且深入:2011年,鄧承浩本人率先投入增程事業;2017年,深藍EPA平臺開發成功;2022年,深藍增程開始量產;2023年,深藍超級增程品牌發布;2024年,深藍超級增程2.0再度迭代升級。
13年磨一劍,深藍超級增程2.0集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電驅、金鐘罩電池三大根技術于一身,能夠為用戶帶來超級省、超級爽、超級安全三大價值體驗。
“超級省”,究竟省到什么程度?用一句話概括,叫作“城市純電,比公交省;長途增程,比高鐵省”。帶大家做個算術題:基于 300公里純電續航,按0.8元/度電價計算,深藍增程車型每公里電費只要9分錢。假設你每天市內通勤,往返需要40公里,每天的通勤成本只需要3.6元,比坐公交、坐地鐵的花費還要低。假設你需要城際通勤,深藍超級增程的3C快充技術從30%充到80%只用35分鐘,從天津到北京再返回天津只需要花費24元,比京津高鐵38.5元的單程票價低出三分之一。假設你還想在周末從重慶開到成都來個自駕游,按7.5元/升油價計算,深藍超級增程的饋電成本只有0.29元/公里,單程300公里加油費只要87元,比96.5元的高鐵票還便宜。
“超級爽”體現在其強勁的動力輸出。正所謂“不懂發動機的增程絕不是超級增程”,深藍超級增程2.0搭載全新藍鯨發動機,全球首款500bar超高壓燃油噴射系統與全球首發150mJ高能點火系統帶來16:1壓縮比和44.39%最高熱效率,確保燃油燃燒更充分,做功效率更高,動力輸出更好。不僅如此,深藍超級增程還采用原力超集電驅,重量下降17%,體積下降10%,電驅總成工況效率達到92.59%,系統最高效率突破95.7%,2.53kW/kg的電驅總成功率密度全球量產最高,實現高效能、輕量化、強動力的并存。
“超級安全”感則來源于金鐘罩電池,該電池由長安和寧德時代聯合開發而來,擁有長壽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補能的特點,60萬公里無衰減感知,循環使用壽命大于5000cls,最高集成效率達到86%,700億公里零過熱。
憑借“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電驅、金鐘罩電池”三板斧,深藍超級增程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22年度和2023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大獎等權威獎項的認可。
在深藍原創技術戰略堅持下,深藍超級增程還在持續進化。根據規劃,下一代深藍超級增程將實現三大技術群的全面升級:下一代原力智能增程將達到47.03%的最高熱效率,1L油可發電3.85kWh;下一代原力超集電驅工況效率將提升至94%;下一代金鐘罩電池將支持5C/7C技術,30%~80%SOC充電時長縮短至5~8分鐘。
右手乾崑智能,推動智能平權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2024年1-8月,國內市場L2及以上智能駕駛裝機量累計達到605.1萬套,其中8月裝配量為90.7萬套,L2整體滲透率已接近47%,相較于去年同期的40%顯著提升。智能化配置的加速上車,讓用戶在性能、空間、外觀等傳統參考因素之外“想要更多”。
用戶購車時越來越注重智能化體驗,同時智能化也成為品牌與品牌之間拉開差距的一大重要抓手。
雖然國內汽車市場L2+智能駕駛滲透率逐年提升,但平心而論,汽車產業的智能化進程還處于初級階段,搭載高階智駕的車型售價基本都在30萬元左右,相當于“輕奢”般的存在,普通消費者無福消受。
深藍反其道而行之,在S07和L07兩款車型上搭載華為乾崑智能解決方案,使得S07、L07分別成為20萬元內唯一搭載華為乾崑智能系統的中型SUV和中型轎車,推動華為高階智駕下探到20萬元以內的價格區間,打破高階智駕的高價壁壘,推動“智能平權”。
基于華為乾崑智能系統,深藍S07和深藍L07采用華為高階智能大模型,能夠共享云端算力、算法網絡和數據資源,確保系統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具體來看,通過共享傳感器融合算法網絡,這兩款車型能夠實現及時且精準的環境識別,借助預測-決策-規劃網絡化技術,駕駛體驗更加絲滑、平順,接近人類駕駛員的操作水平。此外,它們還共享了華為乾崑智能大模型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華為乾崑智能大模型已經累計完成了7.36億公里的智駕測試,算法模型每5天迭代1次,確保了功能的持續升級和系統的常用常新。
搭載了華為乾崑智能系統的深藍車型到底有多牛?8月25日,鄧承浩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攜手登臺直播,親身示范了深藍S07的智駕能力。直播中,鄧承浩介紹,深藍S07支持超160種泊車場景,多方式多角度泊入泊出,解決了停車位窄、泊車難等痛點,實現“可見即可泊”。“深藍S07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主視覺方案,在決策和規劃時更加類人化,行駛軌跡更接近人類駕駛,擁有更高通行效率,令出行更加舒適便捷。”鄧承浩介紹。
在此前的測評活動中,汽車觀察也曾對深藍S07和深藍L07進行過深度的試駕體驗。體驗過程中,這兩款車型的智能化水平確實高于同級競品。在城市路況中,深藍S07和深藍L07是目前市場上少有支持紅綠燈啟停和借道避障的車型,自動泊車成功率較高。無論是城際高速、城市快速路還是環線,深藍S07和深藍L07都通過了智慧決策超車變道、跟隨導航變道、施工路段避障變道和撥桿變道等考驗。
“城區不煩,長途不累”,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的深藍如虎添翼。根據規劃,2025年,深藍還將進一步在全系車型上搭載L2+智駕系統,為更多用戶帶來智慧、安全、平價的出行新體驗。
“左手深藍超級增程,右手華為乾崑智能”,以技術為馬,深藍的品牌勢能正在持續釋放。
記者手記
最新數據顯示,深藍10月底的旗下首款緊湊型SUV深藍S05,上市僅10天訂單即突破萬臺,看來深藍又將誕生新爆款。
回過頭來細數深藍品牌成立以來的階段性成果:2022年7月,首款車型SL03上市33分鐘達成1萬訂單,創下了行業訂單過萬最快速度;2023年6月,S7交付后35天內累計交付破1萬輛,刷新中國新能源車上市最快交付破萬記錄;同年9月,深藍旗下雙車型累計銷量突破10萬,僅用時14個月,成為中國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中銷量最快破10萬輛的品牌……品牌成立至今兩年多時間里,深藍迅速推出SL03、S07、G318、L07、S05等5款車型,布局轎車、SUV等熱門細分市場,囊括純電、增程等多種動力構型,以完善的產品矩陣滿足30萬+用戶需求,站穩行業頭部。
根據深藍的規劃,未來3年,將在現有5款車型基礎上,推出20余款新品,完善產品矩陣,滿足多樣化用戶需求。作為長安汽車全球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的承接者,深藍的全球布局也在加速推進,力爭2025年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
正如鄧承浩所強調的一樣,“科技的偉大不僅在于超級,更在于普及”。隨著品牌勢能的加速釋放,收獲了越來越多用戶關注的深藍正在向著“世界一流的汽車品牌”穩步邁進。
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