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發展大會帶來哪些干貨?
作者:
汽車觀察
2025-08-20 12:05
8月16日,首屆“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大會以“智聯空天地,共筑新生態”為主題,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汽車工作委員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新質生產力機器人分會、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國汽車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低空經濟創新發展聯合體主辦,中國汽車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旨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廣泛應用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先進技術加快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的生產制造轉型,加快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布局;以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引領,積極探索基于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的共性技術突破、共性供應鏈構建、跨界場景融合應用、共性產業集群建設、共性投資模式創新、共性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機制構建等;通過高質量的生產性服務,聚焦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技術融合與產業協同,聚集核心資源,凝聚行業共識,加強隊伍建設,推動低空、汽車、機器人三大領域的生產力、創造力、創新力的持續發展。大會定向邀請低空經濟、汽車行業、機器人及相關領域的100名(政府部門、企業高管、專家學者、投資機構等)代表出席,共包含8場主旨報告,5項共建課題發布,5項共建資源平臺發布和1項目白皮書啟動、1本被白皮書發布。會議由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智慧交通事業部負責人、九三學社交通運輸部支社主委鐘南主持并致開幕辭。
權威解讀政策方向,共探產業發展路徑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智慧低碳發展部主任李德芬作題為《中國低空經濟、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高質量發展政策解讀及關鍵要素研究》的主旨報告,系統闡釋了國家層面關于三大產業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政策導向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為產業實踐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羽聚焦低空經濟領域,深入剖析了《中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及關鍵要素研究》,提出了“場景切入(點上突破)、系統建設(面上攤開)、整體迭代(立體升級)”三步走發展路線體系,詳細闡述了中國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關鍵技術、支撐體系、示范區建設、測試評價以及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路徑和關鍵要素。
中汽研(天津)汽車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國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與關鍵技術應用》報告中,全面介紹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技術發展脈絡、商業化應用進程、當前面臨的關鍵技術瓶頸以及突破方向與應用前景。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新質生產力機器人分會秘書長譚維佳圍繞《中國人形機器人發展與關鍵技術應用》主題,分享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技術突破、產業化進展、核心零部件與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情況,展望了人形機器人的未來發展趨勢。
前沿技術驅動融合,協同機制賦能生態
PTV集團(霹圖衛軟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裁沈暢在《以數字孿生仿真支撐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高質量發展》的演講中,強調了數字孿生仿真技術在三大領域產品研發、測試驗證、系統集成及場景應用中的關鍵支撐作用,展示了其如何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六分科技IoT解決方案總監馮海明發表題為《數字地圖+高精定位助力低空經濟與具身智能應用》的演講,深入探討了高精度定位服務(PPP/RTK)與數字地圖技術在保障低空飛行器安全可靠運行、提升智能網聯汽車導航精度、增強人形機器人環境感知與空間理解能力(具身智能)方面的核心價值與應用實踐。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羽就《基于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的共性技術支撐、供應鏈體系構建及場景融合應用》進行深度闡述。他重點分析了三大產業在感知、決策、控制、通信、能源等環節的共性技術需求,提出了構建韌性供應鏈體系的策略,并展望了多領域、跨場景的融合應用創新潛力。
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研究室兼職研究員、投資服務平臺副主任閆婧在《基于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機制構建以及產業集群與投資模式》報告中,系統論述了構建高效協同創新機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促進“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具體路徑,并探討了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創新投資模式與金融支持體系。
重磅成果集中發布,擘畫協同發展新篇
大會發布環節成為全場焦點,一系列推動產業協同創新的重大舉措與成果正式亮相:
共建課題發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王羽秘書長正式發布五大重點研究課題:《中國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低空飛行器指數及測試評價研究》、《智能網聯汽車指數及測試評價研究》、《人形機器人指數及測試評價研究》、《低空飛行器-智能汽車-機器人協同創新發展路線圖》。這些課題旨在為產業政策制定、技術標準建立、產品評價體系完善及未來協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引。
共建資源平臺啟動:大會隆重啟動“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新質生產力五大核心資源庫建設,包括:項目庫、專家庫、企業庫、基金庫、創新載體庫。王羽、鐘南、張志國、李德芬、翁燕珍五位嘉賓共同啟動。此舉標志著服務于三大產業協同創新的綜合性資源集聚與共享平臺正式構建,將有效促進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與優化配置。
白皮書發布與啟動:大會現場,王羽、鐘南、張志國、李德芬、翁燕珍五位嘉賓共同啟動了《“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發展白皮書》的編制工作。該白皮書將對三大產業融合發展的現狀、挑戰、機遇及未來路徑進行系統性研究。同時,大會正式發布了《低空飛行器智能化技術及應用研究》白皮書,為低空飛行器智能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行業倡議發布:大會尾聲,會議代表莊嚴宣讀了《中國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發展十大倡議》。倡議聚焦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瓶頸、構建完善的標準法規體系、共建開放融合的產業生態、深化多場景融合應用創新、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培育復合型專業人才、創新多元化金融支持模式、弘揚協同創新文化等十大方面,呼吁各界攜手并進,共同推動三大產業深度協同與高質量發展,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為低空飛行器、智能網聯汽車與人形機器人三大前沿產業的交叉融合與協同創新搭建了高規格、權威性的交流平臺。會上發布的系列研究課題、啟動的核心資源平臺、編制的白皮書以及凝聚行業共識的十大倡議,不僅為產業未來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和強大的資源支撐,更標志著中國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探索未來產業融合創新方面邁出了堅實而關鍵的一步,擘畫了充滿活力的協同發展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