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增程打通了阿維塔的“任督二脈”
作者:
AO記者 鄭劼
2024-11-21 20:27
11月15日,廣州車展開幕首日,阿維塔科技宣布開啟阿維塔11雙動力車型預售,首發亮相的增程版成最大亮點。推出雙動力版車型,早已成為阿維塔的“基操”。11月2日,阿維塔12雙動力車型上市,推出純電、增程兩種動力共計6款車型。在更早之前的9月26日,阿維塔07同樣推出了純電、增程兩種動力版本,成為阿維塔旗下首款采用純電增程雙動力系統的車型。
隨著此次阿維塔11增程版的預售,阿維塔成為了行業唯一一個全系提供增程和純電雙動力選擇的高端品牌。
“阿維塔要在今年年底,站穩‘增程三強’;隨著阿維塔11、阿維塔12和阿維塔07的持續發力,以及明年全新轎車的發布,我們要沖刺行業第一。” “增程打通了阿維塔的‘任督二脈’。”在采訪中,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阿維塔科技副總裁雍軍這樣描述增程之于阿維塔的戰略意義。
品牌調性決定路線選擇
有賴于較之燃油車型更低的使用成本、更平順的駕駛,以及較之純電車型更便捷的補能、更低的續航焦慮,混動正在成為熱門競爭賽道。混動又分兩種路線,一種是插混,一種是增程。陳卓預判,未來6~7年,中國車市將形成4:4:2或者4:3:3的格局,其中,40%為純電,30%~40%為增程+插混。
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
之所以選擇布局增程而不是插混,阿維塔的邏輯在于,增程的發動機是為補能而單獨存在,能夠讓用戶在駕駛過程中感受到類似于純電車型的“電感”,不僅如此,增程車型還更容易嫁接智能化,符合阿維塔高端、智能的品牌定位。
終端用戶的選擇與阿維塔不謀而合: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汽車市場純電車型累計銷量412萬輛,同比增長18%;插電混動車型銷量220萬輛,同比增長69%;增程式車型銷量81萬輛,同比增長110%。增程式已經超越純電、插混,成為增速最猛的技術路線。
阿維塔開發增程技術始于3年前,屬于第一批大規模投入增程的品牌之一,但早期的增程技術通常存在幾大痛點,集中體現在噪聲大、饋電動力差、油耗高。歷經3年打磨,阿維塔集中火力補齊增程短板,在今年8月正式發布全棧自研的增程技術——昆侖增程,以全球首發的電子機油泵EOP技術、同級獨有的停機活塞主動控制技術、行業領先的電驅總成降噪技術,在增程動力、熱效率、油電轉化率、補能等多方面進行了改良和升級。
單說技術,可能大家感觸不會很深,但要說在廣州車展上預售的阿維塔11增程版便是搭載了這一技術——這款新車的CLTC工況綜合續航1065km,WLTC工況饋電油耗6.2L/100km,滿電、饋電零百加速僅相差0.6s,連續25次加速動力無衰減,具備120km/h時速64.2dBA、怠速37.2dBA的靜謐性表現——大家應該會對昆侖增程的實力有了一個基礎的概念。
不僅如此,智能化是昆侖增程有別于其他品牌增程的另一要點,智能屬性的加持讓昆侖增程具備了可持續OTA升級的能力,讓動力域也能“常用常新”。
增程成為銷量密碼
阿維塔選擇增程,選對了嗎?數據可以說明一切。
最新銷量快報顯示:截至10月底,阿維塔07大定破3萬輛;截至11月14日,阿維塔07實際交付1.2萬輛,六成以上的阿維塔用戶選擇增程;因為阿維塔07的火爆,阿維塔在10月首次邁入月銷過萬輛俱樂部。阿維塔12同樣風生水起,上市僅半個月大定便突破1萬輛。突如其來的訂單爆發讓阿維塔亦喜亦憂,為了緩解交付壓力,原計劃在廣州車展上市的阿維塔11增程版不得不臨時改為預售,將正式上市時間延遲到12月初。
從“艱難爬坡”到“月銷過萬”,增程版車型已經成為了阿維塔名副其實的銷量擔當。難怪都說,“增程是阿維塔的銷量密碼”。
阿維塔科技副總裁雍軍
第一代昆侖增程為阿維塔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在此基礎之上,第二代增程也已經在緊鑼密鼓的開發過程中。
“第一代昆侖增程解決了噪聲、饋電動力、油耗等多方面的痛點,第二代昆侖增程將進一步攻克高速場景下動力性的難題,讓阿維塔增程始終保持在行業領先水平。再往前看,增程技術還將呈現出兩種趨勢,一是增程純電化,二是小油箱、大電池,這也將是阿維塔未來努力的方向。”雍軍稱。
當然,放眼長期,陳卓承認,純電仍將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既定方向。但客觀來看,雖然車載“充電寶”、換電、液冷超充等技術的加速發展有望大幅度推動純電普及的進程,但從增程全面切換到純電尚需時日。
因此,陳卓判定,增程技術路線的生命周期至少還有8~10年,阿維塔將充分利用這一窗口期,發揮原創技術優勢,爭取在今年年底站穩“增程三強”,力爭在明年做到行業第一。
渠道變革再“增”一“程”
增程賦能下的阿維塔成績喜人,但阿維塔,或者說陳卓本人的預期還要更高。
在向媒體介紹了阿維塔目前在增程領域取得的成就之后,陳卓沉默幾秒,反思道:“如果我們的渠道能夠在線下城市覆蓋更多,增程的比例應該會比目前更高。我們現在增程占比做到了60%,但我個人認為還沒有完全打開,70%左右才是更合理的狀態。”
今年第二季度,阿維塔一反新勢力的常規做法,掀起了一場引發全行業關注的渠道變革,從“大規模自營”轉向“大規模他營”。
雖然眼下已經風平浪靜,但半年前的“驚心動魄”猶在眼前。陳卓回顧:“社會分工是效率最高的模式。當然也有些品牌堅持自營,但我們覺得有些錢我們賺不了。流通渠道的銷售和服務是可以被替代的,而對用戶的理解、對產品的開發是無法替代的,我們主張把資源投到這里。”
雍軍補充道:“在零售端的行業,一定是術業有專攻,一定要讓最擅長服務客戶的那群人幫助我們服務好客戶,所以我們從直營轉為了代理商模式,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物權不轉移,但是銷售和交付的動作轉移。車還是我們的車,客戶買車還是和阿維塔發生商業關系,但是終端的銷售交給每個地方有實力的經銷商。”
渠道變革完成之后,阿維塔并沒有就此打住,放手讓經銷商自己去“自由發揮”,而是決定“扶上馬送一程”。因此今年7~9月,阿維塔繼續在終端體系能力的提升上發力,為此付出很多精力,做了很多功課。經過不懈努力,到9月底阿維塔07雙動力車型上市之時,阿維塔渠道變革終于初見成效,97%的觸點轉變為他營,只保留少量的門店用于感知市場。也正是因為如此,阿維塔07在終端市場的成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產品本身的成功,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產品與渠道改革共同發力的成果。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阿維塔已經成功構建了超過400個渠道觸點,并計劃于年底前增至470家。對于接下來在渠道方面的工作重點,陳卓也已經有了比較明晰的方向:“目前產品力還是沒有完全打開,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特別是增程版車型。到明年,一、二線城市要全部升級成旗艦店,我們要用兩年時間,在硬件、軟件雙維度上比肩BBA。”
記者手記:
2024年的阿維塔已經成功邁入了萬輛俱樂部,下一篇章的故事將如何繼續去講?
在采訪中,陳卓透露了另一重磅消息:阿維塔C輪融資進展順利,已與投資人達成初步意向,募集資金或將達到100億元。或許有人會說,融資算得上什么重磅消息?新勢力融資還少嗎?重磅的點在于,這是繼2021年品牌發布之后,阿維塔在3年內完成的第4輪融資。很顯然,“野心勃勃”的阿維塔,正在為IPO做準備。
為了支撐起更加龐大的藍圖,在產品規劃層面,阿維塔同樣目標明確。據陳卓介紹,未來3年,阿維塔將推出全新轎車、大五座/大六座SUV、MPV等17款車型,力爭在明年完成22萬輛的年銷目標。
兼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后,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曾多次公開表態: “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汽車將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來自一把手的背書,更為阿維塔的后續發展增添了更多確定性。
可以明確的是,經過一系列自我革新,無論是技術路線還是渠道模式,阿維塔都已經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屬于阿維塔的低谷已經過去。雖然未來依然波云詭譎,但經歷了2024年的轉折之后,未來的阿維塔只會走得更穩、更從容。